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前身是1959年原国家农机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79年更名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1999年升格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行政主管部门为江苏省教育厅。学校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联合开展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2018年入选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2019-2023年度学校连续在江苏省省属高校(高职Ⅰ类)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获第一等次,2024年在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一。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有太湖、宜兴、中桥三个校区,占地1300.44亩,建筑面积41.11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7.95亿元,其中主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73亿元,图书馆藏书154.9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0.93万册,电子图书44.03万册,并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网络服务体系,是全国首批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在校内建成了“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和“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项目(在建)各1个,在校外建立了200多个实习基地,其中具有稳定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64个。
学校党建引领坚强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和“强基创优”建设计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牵头成立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党建联盟,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个,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1个,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1项,获评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3次。
学校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2000多名,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文旅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基础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公共外语部、开源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爱尔兰学院合署)等15个教学单位,与施耐德、西门子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8个。学校专业设置紧贴产业发展,围绕江苏省和无锡市重点发展的物联网、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发展为导向,发挥机电类专业传统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区域强势,开设有与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47个,建有9个专业群,其中国家级专业群2个,省级专业群2个,市级专业群3个,每个专业群含4—5个专业,建有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群)结构合理。累计建有首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高校品牌专业2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品牌与特色专业8个、省高校国际化品牌专业2个等。
学校坚持学为中心、以生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参加各项竞赛佳绩频传,近年来,有3000多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其中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7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各1项,“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1项;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168项,其中一等奖32项,优秀团队36个。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探索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每年开设近百门次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了20多门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在校外建立了30多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学校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包含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企业奖学金、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学生资助体系,服务全体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校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连年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四能”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总数744人,生师比为17.23:1,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168人,占专任教师的22.5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比93.4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40.46%,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66人;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近五年累计不低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8.41%;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295人,比例为39.65%,承担专业课占比22.57%。近五年,在职在岗教师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10项。同时建有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物联网应用技术等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聘有姚建铨院士等高层次专家学者和顾秋亮、黄成等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为兼职教授。
学校健全和完善“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二等奖近20项。主持建设数控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全国教材建设特等奖1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67部。同时,还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大平台1个、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2021年CCTV1“新闻联播”报道了学校建设智能制造专业集群、赋能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学校还主办全国性的职业教育期刊《机械职业教育》和学术期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学校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牵头组建了全国机械职业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并入选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组建了无锡市智能制造与物联网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云智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机械行业工业软件与数字化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有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智能车间5G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工厂仓储物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工程中心和6个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建设了3个年服务到账达千万元的应用技术研究所。近五年,申获省部级及以上纵向课题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课题5项;申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授权专利2544件,其中发明专利236件,累计转让专利317件;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制定9项。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五年来获得各类培训项目710个,非学历培训达147603人次,年均非学历培训量为29521人次,是全日制在校生数的2.23倍,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达2795.36万元,累计到账总经费达1.4亿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
学校不断提升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与美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等5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简称CCID)的第一个中国成员单位,2012年CCID在校成立中国分中心。近年来,先后举办了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3个项目入选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2018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了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爱尔兰学院。学校积极打造“留学锡职”精品工程,201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来校学习,2023年高质量通过首批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学校入选教育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先后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印尼特里沙克迪教育集团等海外高校合作建设4个海外分校和2个汉语中心。2024年6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在印尼苏拉威西省成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印尼郑和学院,深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学校连续三年荣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两次荣获世界职教联盟(WFCP)卓越奖金奖,两个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
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以及省文明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省法治示范校、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省教育人才先进单位、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各类荣誉称号。 (2024年9月更新)
专业名称 | 安置或实习人数 | 男女比例 | 安置或实习时间 |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