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被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5月荣获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最高奖项——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30强”。2023年3月,入选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
学校青山湖校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建于滴水岩森林公园旁,距广州南站约15分钟车程,毗邻国家4A景点——沙湾古镇、宝墨园、5A景区——长鹿农庄。学校是一个山水生态校园,拥有大小湖泊5个,山水面积占总占地面积的65%。校园内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花木繁茂,四季苍翠,是广州市花园式单位,是一个立志、修身、读书的佳境。202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划拨设立元岗校区。
学校占地1886亩,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4.8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23亿元。图书馆面积3.09万平方米,馆内阅览座位3千余个,馆藏纸质图书132万余册、电子图书63万余册、纸质期刊500余种、电子期刊1.5万余种。建有53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677人,生源地分布于全国14个省(区)。
番禺籍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陈瑞球,以及何添、何善衡等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学校的建设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有力的资助,捐资兴建了霍英东学术交流中心、何厚铧大楼等一批教学、实训用房和学生宿舍,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设有财经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化赋能中心)、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旅游商务学院、智慧汽车学院、前沿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港澳台事务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15个学院(部),开设53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招生专业。目前,学校拥有艺术设计、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等2个在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8个省级在建高水平专业群;拥有国家骨干专业10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6个、全国职业院校国家级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9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省级特殊教育精品课程1门,省级高校就业创业课程2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规划教材101部;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3个、国家职教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8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
学校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有珠宝首饰材料工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的软件评测中心(国家级)、广东省珠宝首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慧职业教育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皮革智能产品3D打印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绿色建造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智能化艺术设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广东高校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智能建造与检测技术开发中心等工程中心。学校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技术转移转化示范机构(中心)和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专利授权总数2400余项,学校获得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专利贡献奖(单位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一批高层级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教研论文。
学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柔性引进优秀教师,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素质优异,由“名师+名匠”引领,适应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足以支撑学校提升区域贡献度、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50人,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09人,博士151人。
专业名称 | 安置或实习人数 | 男女比例 | 安置或实习时间 |
---|---|---|---|
暂无 |